辽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
发布时间:2014-06-05 11:32:46 | 作者:周科良 | 文章来源:《西江月》 | 点击数:


 

摘 要:本文认真分析了实施集团化办学的意义,分析了辽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辽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路。
关键词:辽宁 高职教育集团化问题 策略 
 
一、实施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义
实施集团化办学,是加速职业教育规模化、集约化、连锁化发展进程,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、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有力保障;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,促进政、行、校、企、研实现优势互补,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模式,是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,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,对促进社会和谐,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二、辽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
一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。校企共同体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创新,虽然形成了校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的良性运行机制,但由于集团内成员类型多样,参与集团的动机各不相同。
    二是组织形式松散。职教集团虽然建立了议事机构和议事规则,但并没有认真实施,处于松散状态。集团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企业、科研院所、职业院校等,内部各角色的地位及权利义务不清晰,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,没有相应的配套组织与制度,集团成员联系与合作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,不利于形成集团主体学校及其成员单位的发展优势。
 三是集团内部兼职教师聘任、企业参与教学、教学内容更新、先进技术共享、实训基地共建共管、促进就业等方面深度和广度还不够。
 四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、热情不高,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感兴趣,积极性不够,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较少,导致存在“一头热、一头冷”现象。
 五是职教集团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经验,改革人才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探索不够深入。
六是政府关注及重视程度不够。在职业集团发展过程中,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,特别是资金支持较少,作用没有体现,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没有形成。同时,没有能够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。
三、辽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策略
1.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,实现“政行企校研”五方联动
创新“政、行、企、校、研”五方联动体制,将政府、行业、企业、学院、科研院所五方紧密联系在一起,发挥各自在经费筹措、先进技术应用、兼职教师聘任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。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,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探索与企业共育高端人才、共享实训设施、共培师资力量、共建特色专业、共享信息资源、共推技术服务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,在培养目标、专业设置、教学资源、招生制度、评价制度、评价机制、教师培养、行业指导、集团化办学等领域,推进中、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,促进中、高职教育协调发展,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、系统性和多样化;推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,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“立交桥”,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
2.推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,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
要推动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发挥统筹组织职能。加强指导、协调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、参与地方产业项目、培养紧缺人才;帮助职业院校协调行业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在政策、项目、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在制度建设层面制定《促进校企合作管理办法》,规范集团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,明确集团成员的权利和义务,通过税费减免、政策优惠、设施共享、严格就业准入、风险共担等措施,积极引导、激励、支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;鼓励校企开展合作,优势互补,平台互用,激发企业参与集团学校办学的积极性,引导加入集团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发展,加快区域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。
3.搭建信息共享平台,实现优势资源共建共享
一是人才资源共享。建立人才资源共享库,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;开展成员单位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评价、兼职教师推荐、毕业生就业推介与接收、毕业生调研等事务;积极联系集团内各单位,在学生就业、顶岗实习、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提供支持;协同政企行及学校招生就业相关部门,起草学生就业促进条例、学生顶岗实习保障制度、教师挂职锻炼实施细则等方面的相关文件;建立双向兼职流动工作站,实行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,相互渗透,深度融合,实施集团院校成员单位间教师互聘,企业专家进课堂、专业教师进企业等活动,加快职业院校“双素质、双结构”教学团队建设;设立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突出贡献奖,充分调动企业人员参与合作办学积极性。二是信息资源共享。建立信息资源库和信息资源网站,加强社会调研和信息收集,为政府、行业、企业提供咨询决策,指导专业规划和调整。三是设施资源共享。通过集团内学校与学校、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用校内外实训基地、技能鉴定机构、培训中心等形式,发挥资源的综合效应,提高资源使用效率。
4.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,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共育
职业院校要与集团内企业组建合作交流平台,对市场共同做出研判,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全过程,共同研究调整专业方向、共同研究确定专业核心知识、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、共同研究构建课程体系、共同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并付诸实施。发挥职业院校现有专业优势,举办教师课件、教案、教学成果评比活动,加强校间合作,承担专业技能大赛,促进地区专业优势互补,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人才需求。
开展学校间、校企间、校政间人才的共同培养工作,拓展人才培养的合作渠道,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、实用性和有效性。开展订单培养,实现为企业对口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;建立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,培养职教骨干教师;面向企业员工、农民、军队官兵探索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,稳定办学规模,扩大教育领域和培训合作模式,探索建立企业员工培训基地,拓宽企业员工学历提升渠道,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效衔接;探索建立中、高职全面有机衔接的职教人才培养体系。
 5.深化招生制度改革,实现招生就业联动
建立招生工业工作研究中心,加强招生政策研究,深化单独招生改革,推广“知识+技能”的考试考查方式,探索招生考试新办法,积极面向企业、农村、军队开展成人教育,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效衔接;建立就业指导中心,深入研究就业政策及职业院校就业渠道,开展人才需求状况深度调研与毕业生质量状况长期跟踪;做好职业生涯教育、择业与创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协调;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,全面做好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安置工作;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,利用集团优势推进有前景的创业项目的孵化。
6.扩大社会服务,实现社会服务共推
集团内合作院校及行业企业组建科技开发与项目研究团队,利用成员单位的自身优势,对集团内有前景的科研课题、产业项目进行科技攻关、技术开发和技术指导。通过共同组建社会服务团队,发挥成员间各自资源优势,实施面向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“三农”服务计划,培养新型职业农民;实施面向中小微型企业的技术服务计划,开展技术服务活动;实施面向三线城市、社区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,提高企业员工素质;实施面向军队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计划,培养军队技术人才;实施面向学生、社会的继续教育计划,提升学历层次;实施面向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计划,培养少数民族技能人才;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计划,开展对口支帮扶。
 



版权所有©环球体育HQ官网入口 地址: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岭东街一委 邮编:112099 E-mail:lnvc@vip.163.com
CopryRight ©2011-2012 All Rights Reserved
Powered By Lnvc 辽ICP备10006453号